• 期刊首页
  • 关于本院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关于本院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院内新闻

  • 花卉所召开“严以用权,真抓实干,实实在在...
  • 全国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专家组来植环所...
  • 九三学社“农业生产与环境安全”研讨会在辽...
  • 超高产大豆新品种“辽豆32”再创东北春大豆...
  •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刘硕获得2015年国家公...

通知公告

  •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2014年度部门决算公开
  • 巡视公告
  •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拟推荐2015年度辽宁省科技...
  • 风沙所荣获阜新五一奖状
  • 夏季高温季节消防安全提示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0 > 01 > 信息摘要

不同株行距下大豆性状的因子分析

【出 处】: 大豆 株行距配置 变异系数 公因子 综合得分

【作 者】: 于凤瑶 ; 辛秀君 ; 周顺启 ; 张代军 ; 邱红梅

【摘 要】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,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。以合丰45、红丰11为试材,设计了9个不同的群体分布进行田间试验,用统计及因子分析法对14个性状分析。结果表明:(1)株行距配置对有效分枝影响最大(其变异系数62%),其次是结荚高度、单株粒数、单株粒重、有效节数、节间长度。(2)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,株高同节间长、有效分枝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,同有效节数、主茎节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。(3)提取3个公因子:生长性状因子、产量性状因子、含水量因子,累计贡献率93.59%。因子综合得分表明,合丰45的综合得分均高于红丰11在9个行株距配置下。(4)合丰45获得高产的田间最佳株行距配置是:垄上行距12cm×株距14cm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不同氮肥水平对辽星1号和辽优5238产量的影响
下一篇: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

Copyright@1996-2007 辽宁省农科院 版权所有  辽ICP备06000202
地址: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  邮编:110161